“免息”“低息”暗藏套路 网络贷款警惕这些风险→

2024-10-09 05:03:23
浏览量1902055

针对有消费者近期反映在通过网络贷款时遇到息费不透明、实际借款成本过高、个人信息泄露、过度借贷等问题,北京金融监管局今天(9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网络贷款“套路”,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消费者王某反映,在刷短视频时发现一则宣称“无手续费”“无其他任何费用”的借贷广告,于是点击链接并根据页面提示下载了某网络贷款App。注册登记并填写个人信息后,王某借到了款,但经仔细核对还款明细后,发现账单后另附有一张担保费用账单,自己实际借款成本远高于预期,才明白该网络贷款平台通过暗含的担保合同变相提高了实际借款成本

消费者陈某看到一则网络贷款广告后,受广告中宣称的低息诱惑,觉得按时还款不成问题。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非理性借贷,没想到还款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陈某在申请网络贷款时填写的个人信息也遭到泄露,导致其接收到大量网络贷款广告。在短期无法偿清债务的情况下,为解燃眉之急,陈某随即向其他若干个网络贷款App借款还贷,最终导致债务发生“滚雪球”效应,形成巨额借款。

对此类现象,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关注以下风险:

一、模糊利息费用以“免息”“低息”等说辞营销宣传,吸引潜在消费者借款,但在实际放款时违规收取费用。除了前面案例中违规收取担保费用外,常见的还有另行签订合同,要求消费者收到借款后第一时间转回“保证金”,变相收取“砍头息”;以默认勾选、强制勾选等方式捆绑销售,要求消费者购买非必要的产品服务作为放款前置条件,且提前还款不退还订购费用;通过App操作设置限制消费者正常还款,引发消费者债务逾期,产生“罚息”。

二、泄露个人信息。在获取消费者相关信息后,将消费者个人敏感信息打包出售给“产业链”上下游不法机构获利,使消费者及其亲友饱受各类电话销售骚扰。

三、诱导过度借贷。蛊惑消费者过度超前消费,诱导消费者在旗下的众多网络平台连环借款、以贷还贷,致使消费者负债超出自身收入水平,还款时引导借款人拆东墙补西墙,使消费者债台高筑,可能导致不良征信记录。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办理借款业务时,一定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充分了解借款条件,关注借款业务真实息费水平,警惕诱导性营销宣传说辞。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谨慎进行信息授权行为。准确评估自身承担能力,理性消费,合理借贷,维护个人良好信用。

(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闫俊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13

热门推荐

  • 台湾花莲、台南今日相继发生4.9级地震
    4月3日 09:02

  •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不满美国对港加征“对等关税”
    4月3日 10:25

  • 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紧盯医保基金使用 开展全链条打击治理
    4月3日 10:32

  • 俄气称欧洲国家难以完成夏季常规注气 冬季能源安全受影响
    4月3日 10:05

  • 事关今年排水防涝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新要求
    4月3日 10:25

  • 俄方指责乌军袭击致多地民用能源供应中断
    4月3日 10:06

  • 国家药监局:湖南三瑞生物科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4月3日 10:34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推动完善金融纠纷调解机制
    4月3日 10:26

  • 一司机掉头等红灯被“围攻”!掉头到底要不要等红灯?
    4月3日 09:56

  • 乌克兰和美国仍在就矿产协议会谈日期进行磋商
    4月3日 10:07

  • 市场监管总局撤销16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涉酒类、中药材等
    4月3日 09:12

  •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高森林火险橙色预警
    4月3日 09:34

  • 证监会: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4月3日 09:29

  • 无人机护航+智能机器人指路 铁路清明假期运输方案已出炉!
    4月3日 10:59

  • 俄投资基金总裁华盛顿之行推动美俄对话重启
    4月3日 09:01

  • 一季度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三成
    4月3日 09:15

  • 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该如何做?国家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
    4月3日 11:00

  • 我和我的雄安丨从“工头”到校长 他见证教育蓝图变现实
    4月3日 10:57

  • 规范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行为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
    4月3日 08:53

  • 我国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 社区联动全周期预防肝病
    4月3日 09:31